中国最年轻的博士::张炘炀 现在就读: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,中国最年轻的博士学历:博士研究生(2011级)
家庭成员:
父亲:张会祥
母亲:吴慧娟(蒙古族)
人物经历
名字蕴义
1995年7月8日,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的盘山县高级中学。父亲张会祥为他取名“炘炀”,意思就是温度高、火热。名字中的几个字颇为生僻,现在各种报道中,张炘炀也以讹传讹有了三个版本的名字:张炘炀、张炀、张新炀。不过,无一例外,名字中的字都有个“火”旁,也许这和当时出生时候的天气有关。不过,老张应该没有想到,现在的小炘炀会这么火。
中国最年轻的博士 不断跳级
孩子渐渐大了,张会祥也渐渐发现,儿子够聪明:两岁半时,就曾在三个月内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,令家人大为吃惊。2000年秋,张会祥联系熟人,将刚满六岁的孩子送进小学。只用了一个月,张炘炀
中国最年轻的博士张炘炀就转升二年级。结果二年级读了一个月,三年级用了四个月,随后张炘炀跳过四年级,直接读五年级,又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读完。一年后,炘炀进入初中。六年制的小学义务教育,张炘炀只用了两年。还好,“初中”对于张炘炀来说还算平稳,初一初二都好好念了。直到初三下学期,老师开始向张会祥反映,炘炀不能好好听课。既然这样,张会祥便把孩子带回了家。等到新学期开学,在家自学半年、算是“初中毕业”的张炘炀便直接跳级到盘山县高中,直接读高三。
至于性格,对于刚刚十一岁的张炘炀来说,也许还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:倔。这也是渐渐开始长大的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的特点。中国最年轻的博士高考中,英语听力不计入总分,只做为参考分数,老师和家里一开始和炘炀商量,不要做听力,把时间空出来做后面的。张炘炀先不同意,做了很长的思想工作才做通,答应不做听力了。考试的时候,他果然干脆不答听力题,不过也没有涂答题卡,连去“蒙”几分的想法都没有:“不做听力就是想省时间来做后面的,可儿子最后却提前二十分钟交卷,听力省下的时间他给提前交了。”说到这里,张会祥哈哈大笑,“孩子还是小,所以我大学还是要陪读的。”大人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,张炘炀在一边的床上,听一会,抱一会小熊,翻几个跟头。
- 温馨提示:以上是关于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的相关知识,关注了解更多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的最新消息。